中小企业如何抓住数字化风口,实现数字化转型?

中小企业信息化历程与问题剖析

(一)信息化历程

1. 自主开发的办公系统
一家典型的民营中小企业深耕于传统的纺织器材行业,主要工艺为注塑。在信息化的早期阶段,该企业尝试自主开发了办公系统。这个系统包括产品管理、入库操作、出库操作、退货操作、客户管理和供应商管理等功能。在产品管理模块中,用户可以进行产品的添加、删除和修改操作,还可以通过输入产品型号进行快速查找。

2. 使用的ERP系统
随着业务的发展,企业开始使用ERP系统。该系统涵盖了基础资料、采购管理、销售管理、仓库管理、外协管理、生产管理、品质管理、人事管理、财务管理和设备管理等多个模块。此外,系统还支持各类报表功能,如外协管理报表和库存管理报表,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与决策。

(二)问题剖析

1. 数据孤岛问题
尽管企业使用了多种软件(如知识管理系统、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云存储平台等),但这些系统之间无法实现数据互通,导致数据利用率低下,且存在大量重复数据,难以整合,无法创造真正的商业价值。

2. 知识管理分散问题
经验的浪费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。企业内的宝贵经验往往缺乏系统性的整理与传承,导致重要的知识和经验流失,从而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阻碍。

中小企业零代码系统构建之路

(一)零代码系统的应用

  1. 企业内部应用的搭建 自2019年初接触到搭贝,因投入成本低,企业从简单的行为考核系统和家用管理系统开始尝试,逐步将搭贝应用于公司内部管理。公司规模较小,企管部负责人便尝试搭建企业内部应用。比如从《模具维修单》入手,正式启动内部应用建设。
  2. 功能拓扑 功能拓扑包括模具管理、招聘流程、产品档案管理、员工档案和人事管理、设备管理、注塑工艺管理、材料管理、劳动合同管理等,逐步形成了涵盖企业各项核心业务的管理系统。
  3. 生产报工与管理 实现了生产排单计划的数字化管理,详细记录每项生产任务的产品档案号、颜色要求、数量要求等。利用注塑机台的报工二维码,实现了生产报工的便捷化和数字化。
  4. 设备管理与物联网应用 在设备管理中,通过设备点检、维保等方式确保设备正常运行,并将主要设备接入物联网,实现实时监控和管理优化,确保生产安全和设备的高效运行。
  5. 其他应用与迭代 零代码系统应用不断拓展和优化,逐步纳入车辆管理、教育培训系统、知识库管理等功能模块,每周进行迭代和更新,以更好地支持企业发展。

(二)数字化的思维转变与管理迭代

  1. 数字化思维的形成 逐步养成了数字化思维,所有业务首先考虑是否可以在数据库中留存记录,或通过工作流进行规范化管理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  2. 设备数据接入与管理优化 通过物联网采集设备数据并分析,能够提前发现潜在问题,减少设备故障,提升生产效率。
  3. 持续迭代与升级 搭贝的灵活性支持企业快速响应需求,每日进行表单设计、仪表盘优化、流程设计等方面的微调,不断完善系统功能。

中小企业数字化的思考与启发

(一)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概念区分

  1. 数据的层次结构 从事实数据到智慧层面,数字化需要涵盖数据的全面收集、处理、分析等环节,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。
  2. 流程管理与数据处理 通过流程管理采集数据,结合仪表盘等分析工具,支持企业决策。

(二)对数字化的理解

  1. 数字化的定义 数字化是将传统线下业务转变为线上操作的过程,让数据可被计算机读取、分类、分析和存储,形成软硬件的高度融合。
  2. 强调升级而非转型 强调小步快跑的数字化升级,无需彻底变革,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持续改进和优化。

(三)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的要点

  1. 选择管理软件的原则 中小企业应使用符合自身管理模式的软件,培养内部数字化思维,选择灵活可迭代、功能全面的软件,优先采用集成BPA流程管理的软件来提高管理效率。
  2. 人的重要性 数字化升级离不开人才,需要快速掌握工具的人员,同时企业管理者需充分理解并支持数字化。
  3. 推荐零代码应用搭建平台 针对中小企业,推荐零代码搭建平台如搭贝。搭贝拥有低成本、快速构建、功能强大等优势,可满足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需求。

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升级是逐步推进的过程,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。零代码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路径,解决信息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,转变数字化思维,逐步提高管理水平。